積極探索裝備制造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新舉措(七)
——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


2013-06-21  來源:河北機械網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克服制約我省裝備制造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思想觀念障礙和體制機制障礙,緊密聯系行業發展實際,組織有針對性的、形式多樣的學習討論活動,著眼于正確認識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查找差距、解決問題,有的放矢,務求實效。
     五、突出重點、抓好關鍵,依靠改革、開放、創新,走出科學發展之路
    (三)推進裝備制造業兩化深度融合思路及工作建言
    1、我省裝備制造業“兩化融合”概況
裝備制造領域是兩化融合的主戰場。當前,河北省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資源依賴型的發展特征比較明顯,普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依賴程度高、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技術水平低、領軍企業和名牌產品少等問題,迫切需要通過兩化融合的全面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發展,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催生新興業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為了讓兩化融合工作落到實處、產生實效,我省裝備制造業在企業、行業、區域3個層面推進的兩化融合工作。
在企業層面,組織開展了培育百家兩化融合重點企業工作,制定了《培育百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重點企業專項工作方案》,圍繞裝備制造業的重點行業,每年培育100家兩化融合重點企業,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企業產品研發、生產經營、節能減排、創新發展、產業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和融合;組織開展了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專項工作。河北省有4家企業的項目列入全國首批80個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重點推進項目,有7家企業的項目被列為國家首批100個兩化融合促進安全生產重點推進項目,共有22個企業的能源管理中心和5個企業的清潔生產項目列為國家級示范項目;組織開展了兩化融合示范企業評選工作,召開全省兩化融合經驗交流會,加大對企業兩化融合項目的資金引導。2011年,省技改專項資金支持兩化融合項目貼息資金1200多萬元。
    在行業層面,抓好面向行業發展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重點圍繞河北省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培育了一批專業化行業特色網站,《河北機械網》同時迎刃而生,為行業發展提供政策、市場、技術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開展重點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為行業、企業兩化融合工作提供標準化、可參考的發展路徑。組織開展兩化融合行業對標,組織現場參觀和對標活動,為提高兩化融合水平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路徑。
     在區域層面,認真抓好唐山暨曹妃甸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唐山市在推進信息技術向主導產業滲透融合、著力提升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水平、以兩化融合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積極推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組織召開 “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信息化推進大會”,以推進安平國家級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為契機,鼓勵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縣域特色產業,大力支持生產性服務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全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通過三個層面的推進,信息化已經滲透到企業的設計、生產、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各個環節,傳統產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如: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高速動車組產品研發平臺、經營管理平臺、生產平臺等3個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統一,縮短產品設計周期達30%左右,縮短生產周期15%~20%左右,兩化融合延伸了產業鏈條,促進了制造服務業的發展。
     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如:安平縣圍繞絲網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絲網信息服務平臺、技術研發平臺、物流配送平臺。引進先進設備1000多臺(套),新工藝推廣120多項,有效提升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但是,我省裝備制造業無論是從企業的、行業的角度還是在區域角度上說,兩化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存在3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信息化建設資金持續投入力度不夠。二是兩化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信息化的高投入與應用系統建設低效益的矛盾突出,業務技術兩張皮、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標準建設滯后,信息化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三是兩化融合保障支撐體系不夠完善,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滿足兩化融合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稀缺,本地IT企業服務兩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較低,不能滿足轉型升級、行業發展的需求。
    2、明晰“兩化融合”思路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助推器”、“轉換器”作用
    (1)明晰兩化融合的思路
    ——結合河北實際,抓住河北首批71家省級工業聚集區為兩化融合的主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助推器、轉換器的作用,以產品的數字化,技能化,信息化,商務電子化為切入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為核心,大力推進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
    ——結合河北實際,通過企業自主工程,提高產業的發展,按著“微笑曲線”原則,延伸產業鏈的長度,拓展產業鏈的寬度。加強政府的協調指導力度,促進政、產、學、研結合,走出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結合河北實際,遵循科學發展、兩化融合的推進原則,加大政府引導和政策的扶持力度,推進市場長效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兩化融合的主動性,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不同模式的促進;以產品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產品服務智能化為重點,形成產業升級的動力;整合產、學、研優勢資源,推進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3、創新推進兩化融合工作建言
    圍繞“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和重點,以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引導體系。即:發展規劃的引導,由發改委、信息產業廳,、財政廳、科技廳等幾個部門共同發起“兩化深度融合”系統工程;政策措施的引導,按照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信息化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發揮兩化融合高端人才的作用,推進企業的CII機制的建設;示范典型引導,選擇裝備制造集聚區、工業園區及強勢企業,在現代制造服務業等領域組織試點示范,突出兩化融合的特色;評估規范標準引導,在評估規范標準的框架下,針對重點企業兩化融合情況,確定融合的方向和重點,提升典型融合的質量和水平,推動行業的兩化深度融合。
    圍繞“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和重點,以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建立和完善企業的服務體系。即:建立兩化融合促進中心,針對行業、企業的不同情況,診斷問題,分析優化,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提供支撐服務;加強公共平臺的建設,提供“一攬子工程”服務;建立培訓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兩化融合人才的素質;建立兩化融合信息交流平臺,發揮試點示范的成果作用,推動兩化的深度融合和廣度推進。
     圍繞“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和重點,以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研究制定智能制造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一是加快制造過程智能化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面向產品設計、柔性制造、網絡化制造、智能制造的需求,支持制造過程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研發,二是開展系統集成與智能制造重大示范應用,推動智能化高端裝備、制造過程智能化、基礎技術與部件在工業各行業中的示范應用,組織建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區、示范基地和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促進智能制造技術和裝備的推廣應用。三是組織實施重點企業智能制造樣板工程,以大企業帶動作用和示范效應推動智能制造全面展開。
[關閉窗口]
 
 
少妇深夜自慰呻吟喷白浆|a级片毛片黄毛片免费|人妻丝袜中出中文字av幕|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