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蔡惟慈
性別:
單位:
職稱: 大學本科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專家論著


博文列表

善用倒逼機制 推進結構調整
蔡惟慈:當前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
機械工業當前經濟運行形勢簡析
推進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一)
推進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二)
推進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三)



 
中機聯執行副會長蔡惟慈:當前機械工業形勢簡析

 一、機械工業的經濟運行情況
  1、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增加值增幅降至工業各行業中倒數第三
  2012年1-4月累計:全國工業同比增長11.0%,機械工業同比增長8.8%,機械工業在12個工業行業中,前年增速排第1、去年排第5、今年1-4月降至第10(僅高于石化工業和電力工業)
  2)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比下滑十多個百分點
  2012年1-4月累計完成54663億元,同比增長12.13%,增速為2009年以來新低,比2011年已經大幅下滑了的增速還低13個百分點。
  3)利潤總額增幅下滑大大快于產銷
  2012年1-3月累計為2387億元,同比增長1.24%。利潤增幅出現多年來少見的大大低于同期產銷增幅(12%左右)的不利現象。
  4)出口創匯增幅明顯下降
  2012年1-4月機械工業出口創匯同比增長14.73%,與上年同期29.23%的增幅相比,增幅下滑了14.5個百分點。
  5)主要產品產量近半下降
  119種主要產品中,74種產量同比增長,占62%;45種產量下降,占38%。如此多的產品產量下降,為近若干年來所少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今年初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的低迷。
  6)產銷率下降
  1-4月機械產品產銷率為97.21%,同比下降了0.59個百分點,說明銷售困難比較嚴重。
  2、前4個月變化趨勢
  ——3月增速明顯回升,但4月又開始下行
 。1)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速(%)
   1-2月  1-3月  1-4月
   11.62  13.27  12.13
 。2)利潤總額同比增速(%)
   1-2月  1-3月  1-4月
  -4.57   1.24   尚無數據
 。3)出口:3月不錯,但4月增速略有下降
  1-3月機械工業實現出口790億美元,同比增長16.1%,高于全國外貿(6.9%)9.2個百分點。從絕對量看,3月出口額為311.11億美元,為近年來月度出口額新高。1-4月出口1087億美元,同比增速降至14.73%,因此4月出口增速很可能大幅下滑。
  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回落
  機械工業1-4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932億元,同比增長29.6%,增幅雖繼續高于全國(20.2%)和制造業(24.4%)9.4和5.2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35.72%)回落了6.12個百分點
  其中:地方項目投資增長30.4%,中央項目只增長4%。
二、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是需求趨緩
  今年1-3月累計,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額同比下降2.89%,與前幾年20%以上的增長幅度相比,今年可謂冰火兩重天。工程機械、機床、載重汽車、發電設備(尤其是核電和風電設備)尤為困難。
  二是價格下滑
  機械產品價格指數繼續下行:
  2012年 當月環比 當月同比  累計同比
   2月      99.9     99.9      99.1
   3月     100.0     98.9      99.1
   4月      99.9     98.8      99.0
  三是成本上升
  不僅人工成本明顯上升;而且財務成本繼續高速增長:
  1-3月財務費用351億元,同比上升41.13%;其中利息支出338億元,同比上升50.36%?梢,實體經濟今年仍在承受金融業管控改革滯后而造成的融資成本劇烈上揚之痛。
  四是拖欠貨款嚴重
  應收賬款已高達2.3萬億元,同比上升17.88%。在我們的調研中感到,應收賬款的實際情況很可能比國家統計局“17.88%”的賬面增幅還要嚴重。
  五是利潤率下滑
  在需求趨緩、價格下行和成本上升的多重擠壓下,機械工業今年前3個月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又下降了0.61個百分點。
  六是高端裝備進口居高不下
  去年機械產品進口高達3094億美元,國產高端裝備的市場面臨進口產品的猛烈擠占,自主產業成長和發展殊為不易。
  三、對今后走勢的預測
  對有關預測依據的分析:
  有利因素
   一是全行業日均產出呈穩步上升之勢
    2012年   產值   利潤   出口
    (日均)  (億元) (億元)(億美元)
     1月                   14.3
     2月      625    31     9.8
     3月      737    49    14.1
     4月      746          14.8
  可見,盡管按月計算,4月份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如扣除休息日,按每個月的有效工作日計算,則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卻是呈現穩步上行之勢的。因此不宜因4月的月度增速再度出現下行而過度悲觀。
  二是權重最大的汽車產銷量增速逐月回升
  1-2月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93%和-5.96%
  1-3月                -1.83%  -3.40%
  1-4月                 0.47%  -1.33%
  4月當月               7.81%   5.19%
  三是,機械工業的經濟運行中已出現一些形勢趨穩的先兆信號
  機械工業庫存同比增速(%)變化趨勢
  2011年     庫存    產成品資金
   1-9月     26.89      25.30
  1-10月     25.48      24.17
  1-11月     23.68      21.34
  1-12月     20.14      17.43
  2012.1-2月 17.73      13.62
  1-3月 15.92      12.27
  可見,“庫存”和“庫存”中的“產成品”資金同比增速去年四季度以來在持續加速下降,而這似乎說明企業庫存積壓情況在減輕;同時由于庫存中產成品資金同比增速下降得更快,從而證明原材料庫存有所上升,而這說明企業正在回補原材料,從而反映了企業對未來的市場前景有所預期。(當然,也有人認為庫存持續下降只能說明企業出于對形勢的悲觀,加強了風險控制,不能過度解讀為形勢好轉)
  四是對比基數有利于今后增速上行
  去年機械工業全年的增長曲線是“前高后低”,諸如工程機械、機床、發電設備等產品,去年前幾個月是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長,今年受對比基數的影響,上半年同比增速下滑較快原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正因為這樣,進入下半年后,增速才比較容易止跌回升
  五是行業內生的應變努力在加強
  嚴峻的形勢增加了機械企業的危機感,雖然近年來需求總量增長趨緩,但需求結構在不斷升級,從而為機械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倒逼機制作用下,不少優秀企業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在加快,重點領域的研發投入和試驗條件的建設、基礎件、基礎工藝和基礎材料的國產化科研攻關、國際市場的開拓等方面,都明顯加大了自覺性。
  越是下滑比較嚴重的行業,越是加大了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的力度。如工程機械行業,今年1-4月產值同比增長雖只有3.79%,但出口創匯同比增長高達30.52%;汽車行業產值同比增長雖只有10.83%。但出口創匯同比增長達到了17.37%;重型礦山機械產值同比增長雖只有14.59%,但同期出口卻增長了30.55%;機床行業今年內需訂單大幅下滑,但出口創匯同比增長速度達到了23.07%。
  民營企業、小型企業表現出了更強的發展活力:
  1-4月機械工業中,民營企業產值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6%,增速高出全行業12.13的平均增速6.83個百分點,在全行業中的占比上升到了54.1%;1-3月民營企業利潤1159億元,同比增長15.61%,比機械工業1.24%的平均增幅高出14.37個百分點,在全行業中的占比已達到48.5%。
  1-4月,機械工業小型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1.75%,遠遠高于同期大型企業(5.6%)和中型企業(8.75%)的增長速度。
  1-4月,機械工業小型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20.66%,遠遠高于同期大型企業(-5.36%)和中型企業(-7.51%)的增長速度。
  以上這些變化表明,市場這無形之手對機械工業的結構調整在顯示其威力。雖然這些努力未必能在短期內對今年的穩增長有立竿見影之效,但從長遠看,深化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活法企業內在的應變活力,肯定有助于形勢逐漸好轉。
 六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預調微調正在向保增長轉變。
  溫總理最近已明確提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央行年內第二次降低準款準備金率
  規劃內重點項目的審批正在加快。
  不利因素:
  除了前述需求不振、價格下行、成本上升等因素以外,我們認為最大的危險是信心不足。從外部看,是西歐政局變化而再次引發的歐債危機有再度激化、且難于預測的風險;從國內看,是4月宏觀經濟數據明顯差于預期的表現造成了較大心理沖擊。對此如不做出快速反應,有可能會使恐慌情緒蔓延、進而使企業放慢投資、等待觀望,進一步使經濟形勢陷于惡性循環。
  我們認為,就機械工業而言,前些年增長太快,增速適當回落是正常的;只要控制在15%左右,就不必驚慌。盡管目前對今后走勢做出準確的預測比較困難,但我們認為,只要國家適當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防止恐慌情緒蔓延,按3月份的勢頭正常發展,全年可以實現兩位數增長。
  預計機械工業可在二季度震蕩見底,但不能奢望此后會快速回升;估計此后將在比前幾年大幅降低了的新平臺上延續較長時期的平穩增長。今年全年有望呈現“前期下滑尋底、后期低位趨穩或略有回升”的格局;全年仍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即:產銷增速預計在18%左右;利潤增幅預計在12%左右;出口增長預計在15%左右。
  四、關于應對挑戰的幾點建議
  對業內企業
  1)堅定信心,積極努力,為穩增長作貢獻
  機械工業占全部工業總量約20%,機械工業能否實現穩定增長,關系到全局“穩增長”目標能否實現。因此業內企業要有為“穩增長”作貢獻的強烈責任感。
  當前盡管機械工業增速繼續回落,但總體仍在合理區間;我們既要高度警覺各種不利因素,又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觀察今后的走勢,千方百計防止增長速度繼續慣性下滑,滑出合理區間;要增強信心,不為困難所壓倒?傮w而言,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經受住嚴峻的挑戰,繼續保持行業的平穩增長。
  從“治標”角度看,當前尤其要加強管理,抓降耗增效
  一要——強管理
  二要——抓營銷
  三要——抓服務
  四要——通信息
  2)善用倒逼機制,加快結構調整和升級
  從長遠看,治本仍需轉型升級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核心精神就是一要推進結構調整,二要轉變發展方式。
  結合機械工業的實際:
  推進結構調整主要是要突出:
  ——“攻高端、夯基礎”
  轉變發展方式主要是要突出:
  ——“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
  在結構調整升級中要突出“攻高端、夯基礎”的主攻方向
  “攻高端”:有3層內涵——
  一是主攻高技術產品
  二是傳統產品要追求高質量
  三是致力于產業結構高度化——重視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發展高端裝備,一是要重視研發創新,二是要極端重視質量,要有極強的質量管控能力;要使用戶建立起對國產高端裝備的信任感。這一點往往比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更為艱難,必須引起全行業高度重視。
  “夯基礎”:
  就是要夯實發展高端裝備的幾個基礎瓶頸環節:加工母機、測控系統、關鍵零部件、特種優質材料;大力提高鑄、鍛、焊、熱處理等基礎工藝水平。
  夯實基礎不僅要爭取國家支持,而且要凝聚行業共識,形成夯實基礎的社會氛圍和合力。
  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堅持“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為先”的基本途徑
  “創新驅動”就是要從過度依賴要素投入轉向更多地依靠技術創新、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提高去推動行業發展;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而且更要致力于機制創新。
  “兩化融合”就是要做好信息化技術與傳統技術在“產品、管理、理念”三個層面的融合,在“深度”上下功夫;
  “綠色為先”就是要在機械產品和行業自身生產過程兩方面抓好節能減排和節約材料工作。


我要提問  

主題:

內容:





少妇深夜自慰呻吟喷白浆|a级片毛片黄毛片免费|人妻丝袜中出中文字av幕|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